第三届高压科学卓越青年学者评选通知

发布日期: 2022-03-23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加强我国高压科学领域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促进高压青年领军人才的成长,推动高压科学事业持续发展,2020年经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设立“高压科学卓越青年学者”奖。

现将第三届高压科学卓越青年学者的评选要求,通知如下。欢迎高压青年才俊们踊跃申报!

一、评选条件

1.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

2. 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学风正派;

3. 年龄不超过40周岁;

4. 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且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学者推荐;

5.具有良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绩或成果,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

6.热心高压科学事业发展。

二、评选程序

1. 申报人申请;

2. 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对申报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3. 由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组建评选委员会进行评选,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和排序,获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且排名前1-2名的获得“高压科学卓越青年学者”奖。

三、申报材料

1. 按照高压科学卓越青年学者申报书(申报书下载见文后附件)的要求填写相关材料。

2. 申报人应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有虚假材料或学术道德问题,立即取消评选资格;若因材料真实性引起的一切纠纷,均由申报人承担。

3. 申报人的申请材料应脱密,由申报人所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不再作保密审查,申报人应对此负全部责任。

4. 申报人请于2022年5月15日之前,将填写完成的申报书及相关材料发送至邮箱wangying110@caep.cn,联系人:王影,电话:0816-2481634。



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

2022年3月22日


附件:高压科学卓越青年学者申报书(2022)

往届高压科学卓越青年学者获奖者简介

胡建波,1980年生,博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动态压缩科学的微介观研究。致力于发展具有先进水平的动态加载和实时原位诊断技术,开展极端条件下材料动态响应特性的多尺度研究,为材料动态服役性能评估和主动设计提供关键支持。在PNAS、Nano Lett.、ACS Nano、Phys. Rev. B、Appl. Phys. Let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研究成果已在工程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曾获欧盟Erasmus Mundus奖学金、日本文部省国费奖学金、全国爆炸力学优秀青年等国内外奖项。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10余次。

肖冠军,1986年生,博士,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静高压物理研究。针对如何将低维材料的高压相“截获”到常压,以及如何利用压力精确调控低维材料的能带及发光特性等引人注目的高压科学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揭示了电子结构、相变路径、状态方程以及载流子动力学的压力效应,创新提出了“压力诱导发光”的概念,为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低维材料提供了新方法,在压力开关、压力传感、防伪和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在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他引1100多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获得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2019年度)。

曾桥石,1982年生,博士,2011年-201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2015年在美国卡内基研究院担任研究科学家,现任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关注“无序物质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联”这一前沿挑战,发展和综合应用多种基于金刚石对顶压砧的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探测技术,通过精确测定无序物质结构和性质在压力-温度两个参量大幅度调控下发生的变化,发现了一系列通过其他手段往往不易观察到的新颖物理现象。以新现象为突破口,揭示了“无序”玻璃物质“黑箱”内隐藏的规律。先后在Nature、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R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7篇。曾获得中国材料学会非晶态合金分会青年杰出科学家奖等荣誉。

郭静,1985年生,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长期从事高压下超导材料和其他电子关联材料的物性及量子相变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对铁基超导体的高压研究成果被列为2012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之一。在对新型高熵合金超导体的超高压研究中发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可在极端压力条件下服役的超导材料。此外还致力于高压技术的突破与实验手段的创新:在对铌钛超导体的超高压研究中创下了电输运测量的压力记录;参与发展了“电阻-磁化率”一体化高压原位测量这一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技术,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铜氧化物超导体的高压研究中。在Nature、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Advanced Materials、PR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5篇。获得2019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科技新人奖”。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2-03-23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