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16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氧化镓的同步辐射研究
崔启良, 涂宝招, 潘跃武, 王成新, 高春晓, 张剑, 刘景, 邹广田
2002, 16(2): 81-84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01
PDF (1047)
摘要:
利用金刚石对顶砧(DAC)高压装置产生高压,使用体积比为16∶3∶1的甲醇、乙醇和水混合液作为传压介质,通过原位高压同步辐射技术对氧化镓的高压行为进行了研究(0~42.5 GPa)。实验发现在室温下13.3 GPa压力附近,单斜结构的氧化镓发生了结构相变,变成三角结构。相变后镓离子由原来同时位于由氧离子围成的四面体和八面体的中心位置变成只位于八面体的中心位置。卸压后的X射线衍射谱表明,氧化镓又恢复为单斜结构,该相变为可逆相变。
高温高压合成电子型掺杂层状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La2-2xCa1+2xMn2O7
朱嘉林, 禹日成, 李凤英, 靳常青
2002, 16(2): 85-93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02
PDF (842)
摘要:
用高温高压法、在1 260 ℃和5.0 GPa条件下,成功制备出电子型掺杂层状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La2-2xCa1+2xMn2O7(x=1.0~0.8)系列样品。样品的粉末X射线衍射实验和Rietveld精修结构分析表明,所制样品具有Sr3Ti2O7型四方结构,空间群为I4/mmm。随着电子浓度的增加,MnO6八面体畸变程度增大,晶胞体积增加。同时样品的磁化强度随La的掺入、x的增加而增强,反铁磁有序温度TN提高。由于双交换作用减小,样品的电阻增加。在测量温度范围内,没有观测到磁电阻效应。
厚金属靶在弹丸打击下的侵彻与穿透
文鹤鸣
2002, 16(2): 94-104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03
PDF (880)
摘要:
给出了预测厚金属靶在不同形状弹头弹丸大速度范围内打击下侵彻与穿透的简单分析方程。在方程的建立过程中,假定变形是局部化的、冲击能量仅由侵彻过程吸收,并进一步假定靶材料对弹丸的平均阻(压)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基于空穴膨胀理论由于靶材料弹-塑性变形所产生的准静态凝聚阻力;另一部分是考虑了速度效应后的动压力。推导出了预测靶侵彻深度和弹道极限的方程表达式,并与金属靶在不同形状弹头弹丸大速度范围内打击下侵彻与穿透的实验进行了比较。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脉冲X光与其他模拟源的结构响应等效性分析
彭常贤
2002, 16(2): 105-110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04
PDF (1043)
摘要:
分析了脉冲X光与电子束和化爆模拟引起的结构响应的冲量等效性原则。并以脉冲X光与柔爆索化爆作用硬铝圆柱壳的结构响应测量结果为实例,对其进行了定量的等效性分析,得出了较好的等效性结果。
用光电法研究钝感炸药JB-9014反应区结构
赵同虎, 张新彦, 李斌, 王贵朝
2002, 16(2): 111-118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05
PDF (927)
摘要:
报道了用光电法研究炸药反应区结构的原理、实验方法和钝感炸药JB-9014的反应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1.894 g/cm3的JB-9014炸药在平面一维定常爆轰时,其Neumann峰压力为36.5 GPa,反应区宽度为1.75 mm,反应过程时间为0.31 s;装药密度减少时,Neumann峰压力、反应区宽度和反应过程时间均减小。
多孔钼烧结体的静压p-V特性研究
孙悦, 刘福生, 高占鹏, 张清福
2002, 16(2): 119-124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06
PDF (867)
摘要:
利用中等密度的多孔钼烧结体进行了中、低静压全程加载-卸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直径(特别是较大尺寸)和不同初始密度时该材料的静压p-V特性曲线。实验发现,样品初始密度不同应变也不同;卸载曲线几乎不受样品初始密度、直径的影响。计算表明,泡沫钼在静压下具有较高的吸能性,吸能效率较高,但预压后的泡沫钼吸能性和吸能效率均有所下降。
W-Mo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波阻抗
沈强, 窦金锋, 张联盟, 华劲松, 谭华
2002, 16(2): 125-130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07
PDF (1013)
摘要: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相同的温度(1 473 K)及压力(30 MPa)下,制备出不同配比的致密的W-Mo系复合材料样品。采用高精度超声波脉冲回波重合方法,精确测量了超声波在样品中传播的横、纵波声速,并由此得到样品的特性波阻抗值。对样品的相组成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的结果表明,W-Mo系复合材料主要是以W、Mo机械混合的形式通过粘结相获得致密化的。因此,选用混合物模型对其特性波阻抗值进行了理论预测,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对W-Mo系复合材料的特性波阻抗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FeCuNbBSi等多种Fe基非晶态合金激波晶化的DSC研究
赵鹤云, 阚家德, 王海, 刘佐权
2002, 16(2): 131-136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08
PDF (1011)
摘要:
应用升温、等温和重复加热的DSC技术,对几种非晶合金的激波晶化和退火晶化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激波晶化时间极短,仅为退火晶化时间的10-6~10-8,但晶化度却极高,接近100%。激波晶化形成多种成分和结构的结晶相,形式上很像扩散性相变,然而其相变速率却是退火转变的千万倍,而且生成相十分稳定,这一现象用传统的固态扩散相变理论很难解释。激波晶化是一种新的晶化形式,是一种新的纳米合成技术。
高压下Sr2FeMoO6的电学性质与相变
赵攀, 鲍忠兴, 柳翠霞, 李凤英, 刘振兴, 金明芝, 禹日成, 靳常青
2002, 16(2): 137-139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09
PDF (962)
摘要:
采用电阻和电容测量方法,在金刚石压砧装置上研究了Sr2FeMoO6多晶粉末在室温下和20 GPa内的电阻、电容和压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电阻和电容在约2.1 GPa的压力下都产生了突然的变化,发生了金属化相变。这些变化可能是由高压下Sr2FeMoO6的电子结构相变引起的。
研究简报
超临界CO2与金属铀表面钝化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薛卫东, 朱正和, 陈长安, 邹乐西, 孙颖, 张广丰, 汪小琳
2002, 16(2): 140-146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10
PDF (867)
摘要:
对超临界CO2流体处理金属铀表面的钝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钝化反应在超临界状态下能自发进行,温度升高使钝化覆盖层物质的生成自由能负值降低,而压力增大有利于钝化覆盖层的形成。
激光导致等离子体空泡及高速离子产生的粒子模拟研究
马燕云, 常文蔚, 银燕, 曹莉华, 岳宗五
2002, 16(2): 147-151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11
PDF (855)
摘要:
用二维半粒子模拟程序PLASIM模拟研究了超强的S极化激光束与过稠密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发现等离子体在其表面形成了波纹状结构(等离子体空泡),该现象也称为类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发现离子得到很大加速,其相对论动能可以达到72 MeV,并研究了高速离子的分布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学术动态
面向新世纪的冲击波物理学第12届凝聚介质冲击压缩国际会议简介
龚自正
2002, 16(2): 152-160 . doi: 10.11858/gywlxb.2002.02.012
PDF (1185)
摘要:
对第12届凝聚介质冲击压缩国际会议(SCCM-2001)进行了简介和综合分析,介绍了凝聚介质冲击压缩近年来的新进展,回顾了20世纪动高压或应力下凝聚介质物理学和力学的基本范式和取得的成就,展望了冲击波物理学在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