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第6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压力变化对再结晶石墨的影响
贺义兴, 郝兆印, 王德荣, 陈宇飞
1992, 6(3): 161-168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01
PDF (713)
摘要: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压力下催化剂合金中花瓣状、类球状、片状再结晶石墨含量,晶粒形貌随压力变化的情况。得到如下结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过渡族金属合金作催化剂,在石墨向金刚石转化过程中,类球状再结晶石墨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高氧压合成产物La2CuO4+的相变研究
周建十
1992, 6(3): 169-174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02
PDF (689)
摘要:
本文采用超高氧压2.3 GPa合成方法,得到超导相含量大于30%的超导化合物La2CuO4+所采用的压力是目前所见报导中对La2CuO4化合物施加的最高氧压。湿化学方法测量给出过量氧含量=0.050.01,而TGA(氮气中)给出=0.143。高氧压合成产物经在空气中、不同温度下加热,然后淬火到室温,结果发现超导体在200~300 ℃的加热处理中存在着一个一级相变。经此相变后,超导体转变成反铁磁半导体。TGA及DSC证实了此相变的存在。该相变前后所联系的氧含量变化恰好为湿化学方法给出的结果,这部分与超导电性存在联系的过量氧,实际上引起了Cu2+向Cu(2+2)+的转变。该结果强有力地排除了所谓超氧化物引起超导电性的可能性。
金刚石表面杂质的深度分布
张书达, 朱瑶华
1992, 6(3): 175-179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03
PDF (762)
摘要:
利用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测量和分析了金刚石的表面杂质。为获得表面杂质的深度分布,采用了离子剥蚀法,用15 keV的Ar+总共剥蚀了6 400 s,以N、Na、Mg和Si四种杂质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各种杂质的浓度最大值均位于最外表面的一薄层内,它相当于剥蚀时间不足6.5 min。对于某一给定的杂质,在不同样品的最外表面上的浓度可以相差很悬殊。但当Ar+剥蚀30 min以后,不同样品中的浓度相差不大,且同一样品中,各种杂质的浓度随剥蚀时间的增大(即随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
一维应变压缩下TC4钛合金绝热剪切研究
龚自正, 傅世勤, 经福谦
1992, 6(3): 180-191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04
PDF (786)
摘要:
利用内径为57 mm的压缩气炮,在撞击速度为0.2~1.2 km/s(相应的靶中压力为3~15 GPa)范围内进行对称碰撞实验,以研究TC4(Ti-Al6-V4)钛合金在一维应变冲击压缩条件下的绝热剪切现象。对回收得到的受冲击样品,在扫描电镜(SEM)下进行细观金相分析。结果指出,一维应变冲击压缩条件下,TC4钛合金中绝热剪切带产生的对称碰撞速度阈值为500 m/s(相当于样品中的压力为5.87 GPa);主剪切带与冲击方向约为45角,带上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孔洞且随碰撞速度的增大而增多和长大,这是典型的韧性损伤特征。随碰撞速度增大,产生与主剪切带成15角的支剪切带。这些与理论预言相符。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指出,剪切带内材料发生了(+)相的转变,是典型的相变带。剪切带的温度估算与实验提供的信息吻合。
不同添加剂对超细晶粒度金刚石烧结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李尚劼, 王利伟, 谭淑珍
1992, 6(3): 192-197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05
PDF (727)
摘要:
本文研究了形成强碳化物的元素,和触媒金属镍作添加剂得到的超细晶粒度金刚石烧结体在显微组织上的差异。讨论了两种不同类型添加剂在超高压高温下烧结所起的作用。对含不同类型添加剂的金刚石烧结体进行了耐磨性、抗氧化性等性能的测定。
高压低温条件下固态氩和4∶1甲醇-乙醇混合物传压介质的传压特性
刘振先, 李国华, 韩和相, 汪兆平
1992, 6(3): 198-205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06
PDF (901)
摘要:
在高压低温(77 K)条件下,利用红宝石荧光测压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金刚石对顶砧装置中固态氩和4∶1甲醇-乙醇混合物的传压特性。通过测量不同位置上红宝石荧光R1线的频移,确定了样品室内的压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0~16 GPa的压力范围内,固态氩介质中反映介质非均匀性程度的|p/p|3%、p/p2%,均在室温静水压条件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红宝石荧光R线除随压力变宽外,与常压的很相似,表明固态氩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是良好的传压介质。与之相比,4∶1甲醇-乙醇介质在77 K低温下的传压特性明显差于固态氩,已不适合作传压介质。
Ba2-xLaxTi4O11在静高压下的拉曼振动光谱及软模相变研究
孟进芳, 邹广田, 崔启良, 赵永年, 李冬妹
1992, 6(3): 206-211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07
PDF (641)
摘要:
本文测量了Ba1.8La0.2Ti4O11和Ba1.6La0.4Ti4O11在静高压下的拉曼振动谱,发现了软模的耦合模行为。通过比较Ba2Ti4O11的热力学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确认这种耦合是软模和一个声学模间的耦合,发生的相变是一个由具有Bg对称性的带中心软光学声子驱动的二级铁弹相变。
高压下Zr60Ni20Al20金属玻璃形成过程的研究
毛自力, 陈红, 王文魁
1992, 6(3): 212-216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08
PDF (897)
摘要:
本文报道用高压淬火的方法制备出了Zr60Ni20Al20大块金属玻璃。以经典成核理论为依据,估计了压力对晶核成长速度的影响,在高压下过冷熔体的晶体生长速度比常压下的晶体生长速度低几个数量级,这说明高压淬火之所以有利于金属玻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压力抑制了过冷熔体内的晶体生长过程。
研究简报
氮化硼固相转变的船形模型
徐晓伟, 邹广田
1992, 6(3): 217-220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09
PDF (543)
摘要:
船形转变模型是有rBN结构向wBN结构的固相转变模型。在静高压下,相比于以椅形方式,rBN更容易以船形方式转变。
爆轰作用下激波管壁发射光谱的研究
李招宁, 邓向东, 胡栋, 王永国, 程新路, 孙珠妹, 芶清泉
1992, 6(3): 221-225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10
PDF (733)
摘要:
本文用KODAK-2485胶片拍摄了激波管内四种烃燃料(正庚烷、异辛烷、M-17乳化汽油、W-11乳化汽油)的爆轰光谱。发射光谱由爆轰产物产生的连续光谱,Fe、Cr、Mn原子的大量线光谱,以及550~660 nm强而复杂的带光谱组成。经分析,在这些带光谱中存在FeO分子的黄带系光谱。
用EPR方法研究人造金刚石中杂质氮
詹瑞云, 唐功本, 刘雅言, 刘桂珍, 徐杰, 孙万明
1992, 6(3): 226-229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11
PDF (1022)
摘要:
本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研究人造金刚石中氮的电子结构。提出用自旋浓度来表征氮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方法制得的金刚石进行测定。
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静高压下的强度研究
杨光群, 王惠, 吴瑞琪
1992, 6(3): 230-234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12
PDF (1148)
摘要:
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1~2 GPa的静高压下发生熔体结晶。用压缩的方法对经过高压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杨氏模量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样品的杨氏模量随压力和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达到1.46 GPa。伸直链晶体的形成是杨氏模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金刚石聚晶复合片自锐性能的试验研究
杨宝德, 缪青维
1992, 6(3): 235-239 . doi: 10.11858/gywlxb.1992.03.013
PDF (746)
摘要:
复合片钻头的钻速与其切削齿的自锐性密切相关,钻头台架试验反映了这种内在联系,并用平均钻速(v)和平均钻速变化率()等指标对复合片自锐性能进行描述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片的自锐性在微观上取决于聚晶体发生串晶断裂和沿晶界断裂的程度,宏观上则依赖于复合片双层结构间在耐磨性能上互为因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