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第5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炸药爆炸冲击波合成纤锌矿型氮化硼
谭华, 韩钧万, 王晓江, 苏林祥, 刘利, 刘江, 崔玲
1991, 5(4): 241-253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01
PDF (1172)
摘要:
本文报道了用国产石墨型氮化硼(gBN)为原料在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下合成纤锌矿型氮化硼(wBN)的技术。对冲击波作用后的回收产物进行化学分离,得到杂质含量低于0.5%的wBN产品;回收产物的wBN的转化率高于50%;单发试验产量达11~12 g。目前已利用这一技术生产出少量wBN产品。在相同的冲击波条件下,对四种不同来源的gBN进行了合成试验。发现wBN的转化率强烈地依赖于原始gBN的结晶特性。比表面积测量及X射线衍射观察表明,冲击波合成的wBN是一种多晶微粉,平均颗粒度约0.1 m,平均晶粒度约17.5 nm。差热分析显示放热反应起始温度为1 055 K,峰顶温度1 238 K。
室温下Fe62Ni27Mn11(wt%)合金的压致fcc-hcp相变
杨海滨, 邹广田, 李明辉
1991, 5(4): 254-262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02
PDF (800)
摘要:
本文采用Mao-Bell型金刚石对顶砧(DAC)及高压在位(in situ)粉末X光衍射照相方法研究了Fe62Ni27Mn11(wt%)合金在0~43.2 GPa压力范围内的压致结构相变和等温压缩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在低压时为fcc结构,在19.4 GPa压力附近出现压致fcchcp结构相变,直到43.2 GPa一直保持fcc、hcp二相共存;相变过程中,二相的molar体积相同;高压hcp相得晶格参数比值c/a基本上不随压力而变,可以表示为c/a=1.6300.006;在卸压过程中,hcp相可保持到5.8 GPa,当卸压到常压时,该合金完全恢复到fcc结构;用Murnaghan等温固体状态方程对其压缩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B0=(16612) GPa,B0'=5.20.5;本文还给出了该合金的压致fcchcp结构相变模型,并对存在很宽的二相共存区间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LiH电子结构和物态方程与离子半径比
滕亚钢, 李绍孟, 张春斌
1991, 5(4): 263-266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03
PDF (860)
摘要:
本文给出了用LMTO能带方法计算的离子晶体LiH的不同WS球半径比的计算结果。其压缩比=1.0~2.5。在电子带结构、电子占据数及零温物态方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二元化合物的原子半径比不同对计算的电子带结构及电子占据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晶体的整体性质如物态方程、相变等影响不大。在高压情形下,这个影响减弱。
氮化硅(Si3N4)微粉的超高压烧结研究
沈中毅, 孙继荣, 刘世超, 刘勇, 黄振坤
1991, 5(4): 267-274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04
PDF (747)
摘要:
氮化硅(Si3N4)是具有优良性能的陶瓷材料,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但由于这种化合物属于共价结合性质并具有很高的熔点,陶瓷的烧结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进行。本文探讨了在超高压力下这种材料的烧结行为的变化。对含有AlN、Al2O3及少量La2O3添加物的Si3N4微粉在3~7 GPa,800~2 000 ℃的压力温度范围内进行烧结,并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密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烧结样品。结果表明高压力可以大大促进Si3N4的转变及固相反应,降低烧结温度。高压下烧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低温下以粉末粒子结合为主要内容的过程及高温下各物相间的相变和固相反应为主的过程。研究表明,超高压力下烧结没有改变所研究组份样品的复合相组成。
纤锌矿型氮化硼及其应用的研究(Ⅰ)纤锌矿氮化硼的冲击波合成
池元斌, 王立中, 徐洪山, 李明辉, 陈立学, 李树青, 陈宇飞
1991, 5(4): 275-285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05
PDF (755)
摘要:
用hBN(Ⅰ、Ⅱ型层状结构的六角氮化硼)作原料,在斜冲击波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实现了hBN向wBN(纤锌矿型氮化硼)的转变。X光结构分析表明,生成的超硬氮化硼全部为wBN,没有发现zBN(闪锌矿型氮化硼)生成的任何证据。X光荧光光谱分析结果,得到的wBN的纯度接近99%。差热分析显示,在空气中温度为1 127 K时,开始吸热反应,吸热峰位于1 260 K。这表明wBN的热稳定性介于zBN和金刚石之间。
研究简报
金刚石聚晶的抛光方法
涂济安
1991, 5(4): 286-287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06
PDF (910)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经济的金刚石聚晶(包括复合块)的抛光方法。
高压下钨的相对电阻随压力的变化
蒲丰年, 毕小群, 丁玉珍, 芶清泉
1991, 5(4): 288-290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07
PDF (875)
摘要:
利用DAC装置及自己建立的实验方法,测量了过渡金属钨在高压(0.8~30.8 GPa)下相对电阻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在10 GPa以下的压力范围内,所测得的结果与Bridgman给出的结果符合较好。在10~30.8 GPa的压力范围内,钨的相对电阻随压力呈平滑下降的趋势。压力超过10 GPa的数据,还未见报道。
八面体硼皮金刚石的形成于耐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张清福, 芶清泉, 刘履华, 章慧萍
1991, 5(4): 291-295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08
PDF (1005)
摘要:
本文采用低能离子注入方法,在2 000、5 000、7 000和8 500 V四种不同的高压电场中进行了八面体硼(B)皮金刚石的离子注入实验,并与同一批未注入B的金刚石进行了XPS测试和热失重分析的对比实验。XPS测试结果证明了注B金刚石表面已形成B皮;热分析(TGA)实验表明了八面体B皮金刚石的耐热起始氧化温度T(onset)均超过1 000 ℃平均达1 027 ℃。结果表明:金刚石{111}晶面的B皮抗氧化性能最好,并与离子注入深度无关。
人造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的研制
李颖, 邹广田
1991, 5(4): 296-300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09
PDF (694)
摘要:
本实验选用TiH2及其它微量元素做粘结剂,在DS-029B型六面顶压机上烧结人造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复合材料。实验中,采取TiH2脱氢与金刚石净化同时进行的工艺,在高真空和一定温度下脱氢,得到高活性的新鲜钛,使其具有更强的粘结作用,以获得高磨耗比的金刚石复合材料。实验中比较了不同净化温度对磨耗比的影响;同一种粘结剂不同含量与磨耗比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测试了其耐热性及时间极限。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在850 ℃下,加热3 min,磨耗比没有明显改变。
多孔材料冲击绝热线的近似计算
李晓杰
1991, 5(4): 301-306 . doi: 10.11858/gywlxb.1991.04.010
PDF (785)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不同初始温度下密实材料的冲击绝热线进行简单的假定,并利用常压下材料的热膨胀方程,导出了多孔材料在中高压力段的冲击绝热线和等熵卸载线方程。与多孔铝、铁、铜的冲击压缩实验数据比较,证实该方程有较好的计算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