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12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冲击压缩脆性材料中破碎波的几个问题
章冠人
1998, 12(2): 81-86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01
PDF (679)
摘要:
从理论上讨论了在玻璃和岩石中冲击破碎波研究所存在的几个问题,如机制,是微裂纹开裂还是相变,为什么玻璃总从界面开始以及速度等问题。
高温高密度条件下氢分子间三体与四体相互作用
刘福生, 蔡灵仓, 经福谦
1998, 12(2): 87-91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02
PDF (661)
摘要:
为描述高温高密度条件下氢分子间复杂的多体相互作用,以Ree和Bender对两个氢分子间平均作用势的CI计算结果为基础,提出一种可以描述旋转氢分子外域电子云分布的等效氦原子模型。采用该模型所计算的氢分子三体势与CI计算结果符合较好。还对氢分子间四体势进行了计算。
超高压下CsBr的结构与相变
王莉君, 陈良辰, 李凤英, 顾惠成, 周镭, 车荣钲
1998, 12(2): 92-96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03
PDF (652)
摘要:
采用金刚石对顶压砧高压装置(DAC)、同步辐射X光源和能散法,对CsBr粉末样品进行了原位高压X光衍射实验,最高压力达115 GPa。观测到在53 GPa左右压力下,CsBr的最强衍射峰(110)劈裂成两个峰,标志了简单立方结构向四方结构的转变;在0至最高压力范围内(相应于V/V0为1至0.463)测量了晶轴比c/a;在115 GPa内未观测到样品的金属化现象。
高温高压下氧逸度的就位测量与控制
李和平, 谢鸿森, 郭捷, 张月明, 许祖鸣, 徐济安
1998, 12(2): 97-102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04
PDF (536)
摘要:
通过在样品与氧库间置入一固体氧离子导体以及在样品与氧库间外加一直流电压,氧在该电压驱动下可独立于温度、压力自样品中就位抽出或灌入样品;通过在样品腔内置入一氧传感器,样品中氧逸度及其变化可得到就位监测。高温高压下样品中氧逸度由此可独立于温度、压力进行就位控制。以镍-氧体系作为样品的实验表明,该方法非常成功。无疑,该方法对日后的高压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锗在高压下固化时的相演化及动力学成因
贺端威, 李交军, 张富祥, 张明, 刘日平, 许应凡, 王文魁
1998, 12(2): 103-108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05
PDF (789)
摘要:
报道了锗在高压下固化时亚稳相的形成和转化。通过原位观测锗在高压下固化过程中的电阻变化、差热信号,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详细讨论了锗在高压下固化时的相演化行为。在我们所进行的实验条件下,当压力大于4 GPa时,熔态锗首先固化成金属锗,然后再向GeⅠ或GeⅢ相转变。还讨论了压力对锗的固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流体静高压原位磁测量的误差研究(二)──退磁场的影响
苏昉, 苏骁
1998, 12(2): 109-114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06
PDF (634)
摘要:
为了探讨流体静高压原位磁测量中退磁场的影响有多大?分别选用6种不同片数(n=1、3、5、7、10、13)的非晶Fe46.3Co0.03Ni46.5Si3.75V0.92B2.5合金薄带样品,先后放进13层密绕直螺线管初级线圈内,采用工业频率400 Hz去测量和比较其磁化曲线、磁导率曲线和起始磁化曲线。研究表明:(1)样品片数越多,退磁场的影响越大,导致m和i出现惊人的测量误差,以1片(m=4 430,i=3 396)为最准。(2)随着样品片数的增多,测量饱和磁感应强度Bs=0.837~0.762T,表明受退磁场影响较小。(3)若要减小退磁场误差,可将样品做得更薄,如0.2 m薄膜。(4)若要彻底消除退磁场误差,必须采用闭合磁路,如用非晶合金薄带卷成的圆环。
Sr1-xLaxTiO3的高温高压合成及XPS研究
路大勇, 李莉萍, 车裕禄, 苗继鹏, 刘宏建, 苏文辉
1998, 12(2): 115-119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07
PDF (592)
摘要:
利用高温高压方法合成了有稀土元素La掺杂的钙钛矿氧化物Sr1-xLaxTiO3。XRD测试表明,在x0.5时,样品基本为单相,呈立方相;晶胞体积随x的增加而增加,在x=0.4时开始减小。XPS测量发现,样品中存在Ti离子的变价。讨论了Ti离子价态的变化对晶格参数的影响。
液态甲烷的高温密度物态方程理论研究
杨信道, 刘福生, 李剑峰, 经福谦
1998, 12(2): 120-124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08
PDF (772)
摘要:
采用热力学统计理论研究了液态甲烷在高温高压下分子分解反应特点及该体系的物态方程。着重讨论了体系中CH4-H2分子间有效势对体系化学反应平衡及物态方程的影响,并根据实验Hugoniot点(pH, V)优化确定出其exp-6势函数中的参数值。该势函数的排斥部分值比理想混合条件下Lorentz-Berthelot规则给出的势函数值低约50%,预示着高压下CH4和H2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合性。用该势函数计算得到的p-T线与现有的两个实验点符合很好。还讨论了CH4-H2之间的有效作用势参数对CH4分子冲击离解度(x)的影响。
低频加热合成金刚石的时间温场
徐洪山, 陈宇飞, 王琰弟
1998, 12(2): 125-128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09
PDF (724)
摘要:
在高温高压下合成金刚石,工频加热与低频加热合成效果不同。工频加热是向腔体恒热量输入,在腔体中形成空间温场;低频加热是脉冲式向腔体输入热量,在腔体中既形成空间温场又形成时间温场。用时间温场解释了一些实验现象和结果。
保护介质对爆轰固相产物生成的影响
陈权, 马峰, 陈鹏万, 恽寿榕, 黄风雷
1998, 12(2): 129-133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10
PDF (646)
摘要:
通过爆轰合成超细金刚石实验,对装药在不同环境下引爆后得到的固相碳产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介质如氮气、水、冰、遇热分解的盐等对爆轰产物中固相碳形成的影响,同时提出用石墨化程度来比较这种影响。结果显示,介质对爆轰产物中固相碳的石墨化和超细金刚石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几种介质中水的保护效果较好。
研究简报
电热炮膛压测量技术
李洪涛, 仇旭, 芮海燕, 陈林
1998, 12(2): 134-140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11
PDF (708)
摘要:
主要介绍了一种高瞬态、宽谱的膛压准静态信号的测量方法及其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采取的抗干扰措施。引入了声腔滤波技术和光电隔离技术,并使用石英压力传感器和PVDF压力传感器进行了实验验证。为电热炮、液体炮等先进驱动系统的高瞬态、宽谱的膛压测量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碳化钒作碳源合成金刚石
李良彬, 江锦春, 杨信道, 钟毓茂, 张欣苑, 洪时明
1998, 12(2): 141-144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12
PDF (622)
摘要:
以重量比为1∶6的VC和Ni70Mn25Co5合金组成的体系,经6.0 GPa的高压力和1 500 ℃的高温处理20 min后,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VC发生分解,游离出的C生成了石墨和金刚石;该体系生成的金刚石多呈侵蚀性表面,平均粒度约为20 m。
固态氦的理论等温压缩线
蔡灵仓, 刘福生, 经福谦
1998, 12(2): 145-149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13
PDF (680)
摘要:
基于团簇理论并计及邻近和次邻近原子对中心原子的屏蔽作用,我们用完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了hcp结构固态氦的原子多体作用排斥势和等温压缩线。计算结果与5~25 GPa范围的静高压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方法与过去提出的原子相互作用势相比,是合理的和比较好的。本文还对Aziz二体势、Loubeyre三体势和Ross和Young等效势的局限性做了讨论。
钨合金的超声测量及力学参量估算
华劲松, 经福谦, 谭华, 赵志丹
1998, 12(2): 150-155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14
PDF (577)
摘要:
利用两面顶压机和六面顶压机作为压力装置,分别对93钨合金材料进行了高压超声测量。测得了93钨合金材料在常态下的横、纵波声速及在0~3 GPa压力范围内的纵波声速随压力的变化关系。测量结果为:在常温常压下,93钨合金的纵波声速为cL=5.135 km/s,横波声速为ct=2.987 km/s。纵波声速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式为:cL=5.053+0.602p(GPa)。估算的93钨合金相关力学参量为:G=157.4 GPa,E=393.0 GPa,K=260.2 GPa,=155.3 GPa,=157.4 GPa,=0.248。经过对两种超声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比较及冲击波测量数据的验证,这些参数是可靠的。
约束条件对注装TNT中拐角效应的影响
李生才, 赵同虎, 冯长根
1998, 12(2): 156-159 . doi: 10.11858/gywlxb.1998.02.015
PDF (860)
摘要:
利用电探针技术测量了注装TNT中主发药柱约束条件不同时,爆轰波绕射过程中在不同方向上传播的相对延迟时间。结果表明,缩短相对延迟时间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1)利用约束材料提高主发药柱中爆轰波强度;(2)利用约束材料中冲击波的起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