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12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液氮的冲击压缩理论计算
杨向东, 谢文, 武保剑, 胡栋, 经福谦
1998, 12(1): 1-7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01
PDF (715)
摘要:
使用修正的WCA状态方程研究液氮的冲击压缩特性,并利用exp-6形式的势函数、用Ross变分微扰理论计算分子间相互作用贡献的自由能。计算的液氮冲击压缩Hugoniot曲线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流体静高压原位磁测量的误差研究──(1)漏磁场的影响
苏昉
1998, 12(1): 8-16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02
PDF (673)
摘要:
通过五种不同环境分别做原位磁测量和对比,详细研究了13层密绕直螺线管的漏磁通在同步箍紧式高静水压容器内引起的相对误差(c0/c0)。结果表明:(1)对于空心次级线圈,c0/c0为-1.90%~-1.27%(400 Hz)或-0.36%~-0.64%(1 000 Hz)。(2)对于钝铁纳米微粉的(Fe-5H)样品,其磁化曲线及起始磁化曲线均为直线,即具有恒磁导率。漏磁通过在高压容器内引起的相对误差,/=3.9%~3.8%,比(2)约大一倍。
5.5 GPa下碳纳米管的热稳定性研究
张明, 贺端威, 张湘义, 许应凡, 王文魁, 梁吉, 魏炳庆, 吴德海
1998, 12(1): 17-21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03
PDF (809)
摘要:
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碳纳米管在5.5 GPa下的热稳定性问题。根据以往的研究在常压真空条件下碳纳米管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其结构在2 800 ℃以下可能并不发生变化。实验中发现,虽然在5.5 GPa压力下冷压作用后碳纳米管的微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变,但在950 ℃既开始发生改变,转变成类巴基葱和类条带结构,而在1 150 ℃其结构转变成石墨结构。高压是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高压可以促使碳纳米管管结构的破裂,从而减小了它的热稳定性。
固体氢的压缩行为
崔田, 邹广田, 韩杰, Whaley K B
1998, 12(1): 22-27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04
PDF (615)
摘要:
同时考虑分子的平动与转动自由度,用等温等压系综的路径积分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固体氢的状态方程。在有实验数据的区域,计算结果同实验结果符合很好,在无实验数据的超高压区域,计算结果同实验的外推结果符合。为了定量研究零点运动,还计算了体系的能量。
液态CO2高温高密度状态方程研究
刘福生, 陈先猛, 陈攀森, 孙悦, 经福谦
1998, 12(1): 28-33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05
PDF (675)
摘要:
利用二级轻气炮作冲击加载手段,采用自己建立的低温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液态CO2的冲击压缩行为。在20~60 GPa压力区获得六个新的Hugoniot数据点。根据这些实验点,采用液体统计力学理论和化学平衡方法,重新优化获得一组CO2-CO2,CO2-O,CO-O作用势参数。分析表明,引起体系在25 GPa以上区域冲击软化现象的主要机制是CO2离解反应,CO2CO+O。
含硼条形金刚石的生成与成因探讨
刘强, 罗湘捷, 丁立业
1998, 12(1): 34-39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06
PDF (598)
摘要:
在1 470 ℃、5.9 GPa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由Fe55Ni29Co16+B4C体系合成出了十分规则的条形金刚石,这在人工合成金刚石实验中是少见的。并与Ni70Mn25Co5+B4C体系中的情形作了比较,探讨了条形金刚石的形成原因,其分析为获得实用性的条形金刚石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有限元法模拟混合物的冲击压缩特性
林华令
1998, 12(1): 40-46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07
PDF (593)
摘要:
将混合物作为组元颗粒在空间的随机排列,采用三维动力有限元程序模拟其冲击压缩特性。给出了以铜和铝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算例,与用叠加原理计算的结果作了比较。
用遗传算法确定材料物态方程参数
江厚满, 张若棋, 张寿齐
1998, 12(1): 47-53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08
PDF (852)
摘要:
根据实测应力历史曲线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以确定材料物态方程参数。将全局优化性能良好的遗传算法应用于优化过程。针对2号纯铁的一维平面碰撞实验记录,用这种方法计算了铁的物态方程参数C0和s,并将结果同用BFGS算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简报
高压下铝的Grneisen参数的实验测量
王筑明, 谢鸿森, 郭捷, 徐济安
1998, 12(1): 54-59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09
PDF (718)
摘要:
采取突然加压的方法,测量在施压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化,从而直接决定物质的格留乃森(Grneisen)参数。第一次在固体传压介质中进行该种实验,并在高达3.5 GPa的压力范围内,直接测量了铝的格留乃森参数随压力的变化。
不锈钢/碳钢爆炸复合板消除应力热处理
王治平, 何智, 李强, 高国庆
1998, 12(1): 60-66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10
PDF (687)
摘要:
为了消除爆炸焊接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界面的残余应力,对实验样品进行了消除应力热处理,并做了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硬度测量、扫描电镜分析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否经过热处理,界面两侧的成分都有互扩散发生;热处理温度小于550 ℃时,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变化不大;热处理温度高于650 ℃时,硬度曲线下降到接近原材的硬度,但同时界面近区碳钢表层发生脱碳现象;热处理温度在750 ℃时,碳钢内部还发生相变。因此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最佳热处理温度可能在600 ℃左右。
卵形弹侵彻混凝土靶实验研究
曾鉴荣, 刘高敏, 温殿英, 刘全忠
1998, 12(1): 67-71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11
PDF (831)
摘要:
采用电探针测试技术和分幅照相技术测定了按比例缩小的三种弹丸的着靶速度及侵彻过程,获得了弹丸着靶速度及对应的最大侵彻深度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给出了估算弹丸着靶速度与最大侵彻深度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本实验和文献[2, 3, 4]的实验数据相符。
JB-9001钝感炸药冲击Hugoniot关系测试
于川, 池家春, 刘文翰, 李良忠, 杨淑英
1998, 12(1): 72-77 . doi: 10.11858/gywlxb.1998.01.012
PDF (665)
摘要:
利用压力对比法实验技术,通过锰铜压力计测试待测炸药样品和LY12铝样品在LY12铝飞片的同时撞击下的界面压力pexp和pAl,从冲击波关系式和正交回归直线拟合分析,确定了JB-9001钝感炸药的冲击Hugoniot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