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17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高温超导体的结构组装
靳常青
2003, 17(3): 161-168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01
PDF (798)
摘要:
在总结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晶体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无限层结构Cu-O钙钛矿为核心的结构组装概念,通过和相关结构的外延组合,衍生出了高温超导体的主要晶体构型。进一步运用此观念,建立了新的三元数命名法,并对高温超导体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归类。
环氧丙烷点火的光谱研究
胡栋, 袁长迎, 李萍, 程新路, 刘锦超, 孙珠妹
2003, 17(3): 169-172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02
PDF (711)
摘要:
利用多种光谱技术,提出了一种确定燃料冲击点火延迟时间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实验值比国内外常用光电二极管(峰值波长约在800 nm)方法的所测值更接近实际值。环氧丙烷受冲击后,反应中间产物出现的时间是不同的,辐射强度也不同。在冲击波作用下,基团出现的顺序便可确定,它们依次为O、CH2O、C2、CH、CH3O、CO2、H2O等,而O原子总是首先出现。
高密度流体He+H2混合物物态方程研究
陈其峰, 蔡灵仓, 陈栋泉, 经福谦, 赵宪庚
2003, 17(3): 173-179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03
PDF (738)
摘要:
选择高密度流体He+H2混合物作为研究对象,用Ree混合规则和van der Waals单组分流体变分微扰理论加量子力学一级修正模型编制计算程序。作为对计算模型及其程序的检验,首先用已有的-exp-6 优化势参数,计算了T=300 K的He+H2混合物的等温相平衡线,得到了与实验值和分子动力学(MD)数值模拟一致的结果,然后进一步计算了0~60 GPa和50~7 000 K压力温度范围内的流体He+H2混合物(He∶H2分别为1∶1、1∶3、3∶1摩尔比)的高压物态方程。与Monte-Carlo模拟数据所进行的比较表明,在低温下,量子力学修正对热力学量的计算是重要的。
R-T不稳定性发展的二维和三维对比研究
徐立, 孙锦山
2003, 17(3): 180-186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04
PDF (927)
摘要:
应用摄动方法研究不同密度流体交界面上的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问题,分别研究了二维(2D)与三维(3D)R-T不稳定性的线性与非线性增长,并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为:(1) 三维不稳定性的线性增长比二维情况要快,且同维度上相同的初始扰动波长,其时间增长指数受另一维度上的初始波长影响。(2) R-T不稳定性发展在考虑了非线性增长的影响之后,二维与三维扰动增长的图像也不一样。
KNb1-xTixO3-固溶体的合成与表征
向军, 李莉萍
2003, 17(3): 187-192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05
PDF (872)
摘要:
利用高温高压法首次合成了KNb1-xTixO3-(x=0~0.4)系列固溶体,并使用X射线衍射、TG-DTA、Raman谱和交流阻抗谱等对样品的结构、热稳定性和导电性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随掺杂量的增加,晶胞体积减小;Ti掺杂引起了固溶体结构的转变,x0.15的样品为正交钙钛矿结构,而x0.15的样品几乎为纯四方相结构。Raman谱和DTA结果显示,Ti掺杂使四方相区宽化,并且随掺杂量的增加,相变温度逐渐下降。阻抗谱测量表明,所有样品均以离子导电为主,其中KNb0.85Ti0.15O2.925的氧离子导电率最高,在800 ℃时达到5.610-3 Scm-1,在测量温度范围内,电导率可以拟合成两条直线,低温活化能小于高温活化能。
钝感炸药JB9014的多点起爆实验研究
文尚刚, 赵锋, 孙承纬
2003, 17(3): 193-198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06
PDF (793)
摘要:
同时使用光子学弹道靶场相机(SVR)和转镜式高速扫描相机,对钝感炸药JB9014进行了一点、两点和四点起爆实验研究,获得了爆轰波出炸药底面的波形发展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用X射线衍射强度测定纳米金刚石的德拜特征温度和熔点
文潮, 孙德玉, 关锦清, 刘晓新, 李迅, 周刚, 林俊德, 金志浩
2003, 17(3): 199-203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07
PDF (740)
摘要:
采用陆学善、梁敬魁提出的方法,利用纳米金刚石的X射线衍射强度,计算出它的德拜特征温度为411.7 K,比高温高压合成出的大颗粒金刚石单晶的德拜特征温度(2 200 K)低了许多;且其原子晶格振动的振幅比高温高压合成得到的大颗粒金刚石单晶原子的振幅增大了4.37倍;用Lindemann公式计算出纳米金刚石的熔点为2 070 K,约为高温高压合成出的大颗粒金刚石单晶熔点(4 400 K)的一半。这将导致纳米金刚石原子间结合力的减弱,势必造成其活性的增大,从而引起物理、化学性能的改变。
大锥角聚能射流实验研究
谭多望, 孙承纬, 赵继波, 张克明, 谢盘海
2003, 17(3): 204-208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08
PDF (863)
摘要:
通过闪光X射线摄影技术,研究了两种大锥角射流的特性及其对钢靶的侵彻,并与小锥角射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锥角射流的头部速度较低,但直径和质量较大,在大炸高条件下对钢靶的侵彻孔深度浅,孔径大。
羟基磷灰石团聚体的冲击波活化与烧结研究
廖其龙, 杨世源, 蔡灵仓, 郑昌琼
2003, 17(3): 209-213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09
PDF (963)
摘要:
研究了经冲击波处理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团聚体的活性及其烧结性能。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冲击波对羟基磷灰石团聚体粉末具有明显的均化与细化作用,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晶格畸变,可促进羟基磷灰石陶瓷的烧结。粉体中储存的缺陷能在烧结过程中释放,使受冲击试样比未受冲击试样达到最大线收缩率时的温度降低70 ℃,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强度和密度明显提高。
对爆轰CJ模型和ZND模型合理性的讨论
胡绍鸣, 李辰芳
2003, 17(3): 214-219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10
PDF (1090)
摘要:
CJ模型和ZND模型未充分考虑爆轰过程中由于热量瞬时释放所带来的本质变化,它们所确定的爆轰终点状态是所有可能状态中熵值最低的,实现的概率极小。终点状态应该由热力学确定,ZND模型达不到热力学确定的平衡终态。爆轰模型应该同时符合流体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定律。
研究简报
描述混合物固液相变的两个近似模型
冉宪文, 汤文辉
2003, 17(3): 220-225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11
PDF (768)
摘要:
提出了描述混合物固液相变的两个近似模型:混合相模型和等效物质模型。通过对304钢的计算和比较表明,由两个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直接利用304钢的材料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相符合。
0.1~800 MPa压力下方解石拉曼光谱的实验研究
赵金, 郑海飞
2003, 17(3): 226-229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12
PDF (1048)
摘要:
利用石英的拉曼谱峰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检验了在金刚石压腔中用方解石拉曼谱峰确定体系压力的可行性,并初步确定了在常温下方解石的拉曼谱峰与压力的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的压力范围内方解石稳定,且其1 085 cm-1 谱峰约为石英464 cm-1谱峰的3倍强度,因此非常适合作为热液金刚石压腔的压力标定物。在温度26 ℃、压力0.1~800 MPa条件下,方解石的拉曼谱峰(1 085 cm-1)随着压力的增加,呈线形增大,其关系式为:p(MPa)=192(p-1 085)-21.8,1 085 cm-1p1 090 cm-1。
蘑菇云宽度变化率与核爆炸当量的函数关系
金良安, 王孝通, 张明虎, 杨常清
2003, 17(3): 230-234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13
PDF (823)
摘要:
利用数值方法,对国内外已公开的大量核试验蘑菇云宽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了蘑菇云宽度变化率的概念,确立了它与核爆炸当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构建了一种新的核爆炸当量测量方法。经核试验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吻合,误差不大于3%,并且克服了原方法的种种弊端,操作简单,实施容易,便于战时使用。
六面顶压机集中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孙悦, 毕延, 董越, 罗湘捷, 丁立业, 杨向东
2003, 17(3): 235-240 . doi: 10.11858/gywlxb.2003.03.014
PDF (779)
摘要:
将近年来流行的组态软件设计方法用于六面顶压力机控制系统的改造。测试数据表明,短设计周期和低设计成本速成的本控制系统,在压力和温度的跟踪、控制和保持的精度等方面都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通过实时组态,实现了负载罐体内部温度/加热功率和内部压力/表观压力的直接比较和自动转换;利用内嵌数据库能在后期分析现场数据;还可以利用Internet组态,方便地实现设备的远动和数据的远程访问。对本控制系统的改造成功,有助于对其它类似测控装置的改造。